將科技力量投入“產學研用”各個環節,依托電子科大專業優勢成功研發仙人掌果自動去刺機、分選機,借智四川輕化工大學共建高原食品研究院。
自2003年成立以來,公司不斷努力改進和完善生產工藝,努力提高產品質量,通過加大科研投入,研發自主創新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過去的一年,西藏加快青稞、牦牛等特色農牧產品選育和良種繁育推廣,提高農牧產品良種覆蓋率,提高青稞產量、牦牛出欄率,用科技支撐全區農牧業高質量發展,農牧業工作取得新進展。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近期突破了優質青稞新品種選育和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發推廣應用問題,選育青稞新品種5個,集成綠色高效栽培技術標準兩套,促進了當地特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名認證、行業選擇、信息填報、電子簽名……今日,在農行拉薩柳梧支行營業廳內設立的企業智慧審批一體機前,準備辦理代理代辦經營業務的李海軍不到10分鐘便當場領取了企業正(副)本營業執照。
近日,記者在拉薩市達孜區電子商務園區公共服務中心采訪時看到,“阿佳旺姆”團隊的伙伴們正在網絡直播間推銷自己經營的農特產品。
經過6年半艱苦奮戰,2021年6月25日,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薩至林芝鐵路開通運營,復興號開上世界屋脊,翻開了西藏和高原鐵路建設發展新篇章。
近日,西藏自治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赴那曲市開展了“三區”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活動,此次活動采取集中培訓和一對一指導的形式開展。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作為西藏地面分課堂,組織拉薩市第八中學40名學生實地參與了“天宮課堂”第二次太空授課。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農科院獲悉,自治區農科院農業研究所科技人員深入林芝市巴宜區米瑞鄉玉榮增村開展春播工作,播種青稞品種1382個。
研究結果展現了全球變空間分辨率區域加密模擬能很好地再現高原地區的環流和氣象要素特征,定量評估了高原復雜地形對水汽輸送和降水的影響并解釋了相關機制。
記者21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趙純教授課題組首次利用全球變分辨率模式在公里尺度揭示青藏高原夏季水循環特征。
近期,人行那曲中支周密部署、認真安排,積極調動轄內金融機構宣傳學習《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以下簡稱《規劃》),以確保今年那曲市金融科技宣傳落地工作取得實效。
近日,在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中國婦幼保健協會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線上孕婦學校上線。